正逢畢業季的時候,友人宗傳了一張照片給我,是他唸國中的女兒,收到了一條朋友送的編織手環生日禮物。
「是在蝦電商買的,才99元耶!」
是一條用中國結亮亮繩,搭配百搭鍍銀飾品的簡單款式。
我的架上也有類似的設計,但更厚實漂亮,當然也貴多了。
友人宗繼續說著他女兒有多高興,一直戴著到處秀給大家看…
創意的訂價
開店之前就有上蝦電商看過,大致上就是用一個「亂」字來形容,要大量用五顏六色的後製圖來吸睛,客人來這裡就是為了找便宜、像逛夜市,想建立有質感的文創品牌,恐怕只會不斷面臨削價競爭,或是等不到客人。
所以最終才會選擇風格與客群,都跟我品牌理念較類似的P電商。
P電商的東西就是貴!
但商品都蠻特別的啦!
大多數的朋友對P電商都有如此評價,但確實有不少人曾經消費過。
創意是最難定價的!
這年頭的消費者已經能理解並願意支持設計師,但價格帶到底在哪裡?至少對菜鳥設計師來說,真是超級難定義!前有商業化的品牌公司,後有中國電商低價搶市,純手工的商品賣太便宜會好勞累好心酸,然而想把工資加足卻又似乎不可行。
無論如何,也只有試了才知道!建立一張試算表,展開各種加減乘除大考驗!仔細算清楚電商手續費、運費、稅金、材料費,先流淚蓋住手工人力成本,先訂下一個略高的數字,上架。
勇敢一點
小人又跑來發表評論了,覺得連半價都嫌貴。
阿母經營學再開,請小人認真看看數字,半價扣除掉各種有形、無形成本後,連一份麥香雞餐都買不起!
小人嘟起嘴巴,黑人問號離開這場討論。
「吼~太便宜了吧!純手工耶!」
友人鳳完全持相反意見,覺得人力成本不能刪才是長久之道。
只能說有算,是用去小7打工的時薪算,不是習慣領人家薪水的水平,加上參考其他類似商品的定價,信心上實在是高不去,總之先試試看。
請耐心等待
接下來的兩周,持續看到商品頁有流量,甚至有被收藏,但就是沒有人下單,難道,真的太貴了嗎?還是因為是新成立的商家客人不敢買?還是商品不夠吸引人?
有超過一個以上變因的實驗,真是太難評估了。
身為一個心急又沒經驗的老闆,調整價格,馬上閃入腦海,把較被感興趣的商品降價一些些,搞不好有機會?但客人會不會覺得可能還會降,所以不敢買?
總之,我調降了,也果然,還是沒有訂單。
然後,因為某些因素生活忙碌,沒時間整天盤旋在P電商,就這樣讓一切躺在那邊,約莫又過了兩周,終於有訂單來了!雖然不是我期待的中高價位,但至少不再苦守寒窯。
看來,穩定,是必須顧好的節奏,舉凡商品描述的品質、價格、上架速度等,雖然真的不知道客人透過謎樣的P電商演算法能感受到多少,但逐漸把自己的腳步穩定下來,品牌的穩定度才會逐漸出現,信任感也才能逐漸被累積。
跟買股票一樣,下好離手,用眼睛看一陣子先!
文創的定價
友人們依然覺得疑問,難道真的不能學其他品牌,讓創意得到對等報酬嗎?
我意識到的答案是,那也要看自己有多強了。
每個文創品牌都有初試啼聲的Day1,把覺得滿意的作品上市銷售,然後在持續精湛手藝的過程中,又推出了新的商品,比上一批商品厲害一些些,自然就可以把價格調高一些些,然後放著不動,等待,讓商品各自累積成績,漸漸地,就會知道什麼樣的設計較受歡迎、目前能賣得動的價格帶,及持續開發新商品的方向。
最後說說為什麼真的該支持個人手作文創:
即使是小小的編織手環,好好做一條簡單款,直到包裝出貨,至少要2~3個小時,正常上班人的工時是8小時,其實一天能做的量比想像中少很多,然後因為每個人的需求不同,無法負擔先做好一大堆屯著。
整體工作及收入狀況是很不穩定的曲線,隨著訂單狀況有一餐沒一餐,雖然自己的作品被別人接受真的很有成就感,但所謂的「利潤」,是非常需要的,因為持續開創新商品是絕對必須,但是開發成本不能由員工(老闆)的個人薪水來支付,跟一般公司行號一樣,是用營餘來繼續成長。
一人公司有超多有形無形的事情要做,手作文創這條路,真是賺得少又辛苦,老實說如果不是作為斜槓,應該是會餓死,但也因為是斜槓,所以可以好好享受這其中的樂趣,並期待有一天可以養大為正業!
來我的小店買買東西吧,哈!

也請看看我們的多種蠟線手環商品吧!
